“绫伞鉾”与“棒振り囃子(挥棒跳舞演奏)”

祇园祭的基本知识

祇园祭-也称“祇园御灵会”-,深受御灵信仰影响的祭祀活动。所谓御灵就是死于非命的,还对人世恋恋不舍的怨灵。古代人认为,由于灵魂作祟,所以引起瘟疫流行等灾难。因此,人们为避免怨灵带来灾难,进行安慰怨灵而把它送到神仙世界的祭祀活动。这就是“御灵会”。“御灵信仰”在平安时代与“牛头天王”的祭祀相融合,成为“祇园御灵会”。所谓“牛头天王”,本来是印度祇园精舍的守护神。可传到日本之后与“御灵信仰”相融合,就变为瘟神。由于人们相信崇拜瘟神就可以避免瘟疫、灾难,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。御灵会之所以春夏交季的时候进行,是因为这时候容易流行瘟疫,这与梅雨的集中性暴雨所引发的河川泛滥有关。古时,鸭川、桂川等京都的河川易于泛滥。正如众所周知,河川的泛滥不只带来水灾,同时也常引起瘟疫流行,所以才在这时候祭祀引起瘟疫、灾难等的御灵,以祈愿京都的平安。



关于在平安京什么时候开始进行“御灵会”这一问题,因为诸多说法,所以目前难以推断。可能在平安时代后期-10世纪末或11世纪左右-就有祭祀“牛头天王”的“祇园社”,而大至这时候“祇园御灵会”也就成为每年的例行活动。

绫伞鉾”的历史与“棒振り囃子(挥棒跳舞演奏)”



“绫伞鉾”属于“伞鉾”,在现有32台“山”、“鉾”中,它的形状显得非常别致。与“剑鉾”、“镰鉾”一样,“伞鉾”也保留着出现如今的“山”、“鉾”以前的形状,它被称为“风流”的装饰品或艺能的最基本形状-其代表为京都市北区今宫神社“安乐祭”的“花伞”-留传到今日。在“应仁之乱”之前-15世纪初-的历史文献上就有关于绫伞鉾的记载,由此可知,绫伞鉾是550年前就有的古老的“鉾”。



有人说,祇园祭“山”、“鉾”具有“风流拍子物”的特征。所谓“风流拍子物”的目的是一般以日语的“ハヤス”这样的表演为基础,用以迎送神灵,特别是可以用来祈愿消灾除病的作用。在艺术方面的特点是在于舞蹈者自身既使用鼓等打击乐器,又要跳舞的一种行进方式。总之是要以“山”、“鉾”、“伞”、“作り山”以及化装者相互配合而行进这钟方式,这就是“风流拍子物”的特点。保留着“山”、“鉾”的古老形式的“伞鉾”正是配合着表演的拍子而行进的可动的神灵座子。以“棒振り囃子”为代表的充满生气的表演是不可欠缺的。室町时代的文献中事实证明“绫伞鉾”“四条伞鉾”均被称为“はやし物”。也就是说,“伞鉾”和“棒振り囃子”均不能单独存在,而是两者成对而行进才成为更有趣的。



“绫伞鉾”在江户时代后期的1834年改建为小型“鉾”。但遭遇到元治元年(1864年)的一场大火灾因而大部分鉾被烧毁了。据说,该“鉾”所用的木材是来自北观音山的旧木材而进行。其后自明治12年(1879年)到17年(1884年)一直采用原来的“徒步囃子”方式。但到明治17年(1884年)以后则完全中断。到昭和54年(1979年),经过善长寺町居民的努力,事隔100年之后才得到复兴。从此以后“绫伞鉾”每年参加“山鉾巡行”。与长刀鉾一样,两者都会出现“稚儿”,这是一大特点。到7月17日“山鉾巡行”那天时6个“稚儿”参加行进。

“绫伞鉾棒振り囃子”



在“绫伞鉾”前面表演的“棒振り囃子”是在江户时代中期-18世纪中期-之后开始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。现在也由“六齐念佛保存会”的人们表演。通过绘画史料可以得知,在此以前就有“棒振り囃子”的表演。乞今为止尚未得知当时是由什么样的艺术集团表演。不管怎么说,“棒振り囃子”是“绫伞鉾”特有的一种表演形式。用于“棒振り囃子”的器具则是长三尺,两端有一尺流苏的棒子。据说,挥动这棒子的这个动作就可以起到消除灾难的作用。而打鼓的一方则会通过两人打击日本传统太鼓,一人拿鼓,另一人边敲鼓边跳舞。

※翻訳:今中崇文